2022年北京市考
“治未病”思想,不仅对城市应急管理,而且对城市的日常管理有深刻启示。请你参考给定材料,联系实际,以“从‘治未病’想到的_________”为题,题中画线部分自拟,自选角度,写一篇文章。(40分)
要求:观点鲜明、正确,分析深入、合理,语言流畅,字数要求800-1000字。
思路
中心观点:城市治理需要“治未病”。
分论点一:在城市应急管理中“治未病”,未雨绸缪。
分论点二:在城市日常管理中“治未病”,见微知著。
范文
从“治未病”想到的城市治理之策
成公申论 北海
“药王”孙思邈说:“消未起之患,治未病之疾,医之于无事之前。”治病如此,治国亦然。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,小到一座城市的治理,都可以借鉴“治未病”的思想。李克强总理曾说:“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。”民之所望,不过是在城市住有所居,居有所安。然而,现实中,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难免会发生突发性风险隐患。“治未病”的理念告诉我们,城市治理不应等问题来了再应对,而要未雨绸缪,防患于未然。
何为“治未病”?它是相对于“治已病”而言。相传名医扁鹊曾说,在他兄弟三人中,大哥的医术最好,他的医术最差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是“治已病”,而大哥是“治未病”。这话充满大智慧。在城市治理中,“治未病”也蕴含着深刻的认识论,科学的方法论。不仅应急管理需要“治未病”,日常管理也需要“治未病”。
在城市应急管理中“治未病”,未雨绸缪。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思考灾难时曾说:“不应有始料未及之事。我们的思想应先行一步,去面对所有的问题。”所谓“先行一步”,就是“治未病”。东西方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。2020年突发疫情,这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在共和国历史上,还从未有过社会影响如此之广、持续时间如此之长、经济损失如此之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。而我国正是秉持着“大医治未病”的理念,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,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“答卷”。事实上,无论是山洪暴雨,还是地震狂风;无论是冰雹海啸,还是电闪雷鸣,都需要城市管理者未雨绸缪。可以说,“治未病”的理念在城市应急管理方面大有可为。
在城市日常管理中“治未病”,见微知著。《礼记·中庸》里有一句名言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因为“祸患常积于忽微”,所以功夫须下在平时。民心如水,幸福绵长,需要在城市日常的管理中去精心维护,而绝不能搞突击式、运动式治理。譬如,“大城市病”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,司空见惯的交通拥堵、习以为常的就业压力等“病菌”都在磨损和蚕食民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极端点的例子,便是在十几年前的圣保罗,一味追求富人的舒适,将贫富居住空间分化,最终导致贫富差距过大、治安环境恶劣。由此可见,城市日常管理只有秉持“治未病”的思想,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、为民而治的初心。
亚里士多德说过:“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,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。”城市是市民的栖息之所,要实现“诗意的栖居”,先要保障城市肌理的健康。“治未病”,抓前端,绸缪于未雨,防患于未然,才能真正给城市罩上金钟罩,为市民筑牢防火墙。